生活记录员

生活记录员

18天530例白内障手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队将先进技术带往中亚

养生食谱 713 713

“国际光明行”医疗队队员侯宪如医生为一名失明的白内障患者做检查

“光明行动”从这里开始

这批医疗队于4月10日从北京启程,分别奔赴乌兹别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两国,并在乌兹别克斯坦的布哈拉和撒马尔罕两个城市完成530例复杂白内障手术,让530双眼睛重见光明。

这不仅仅是一次医疗行动,还是一场外交行动。

2022年7月,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应邀访问乌兹别克斯坦期间,中乌双方达成系列共识,其中就包括双方将加强医疗卫生合作——中方将继续为乌人民办好事、办实事,在乌开展“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再为乌50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做复明手术,并在乌设立防盲合作中心。2022年9月,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22次会议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未来3年为上合组织国家的民众免费实施2000例白内障手术”。

“此次‘国际光明行’就是国家兑现国际承诺的行动,也是‘人民人’勇担社会责任的体现,是人民医院百年精神的体现。医疗队不仅是‘光明’的使者,也是国家友谊的使者,是人民医院的形象代表。”全国政协常委,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王俊表示,为落实国家领导人承诺和加强卫生领域的合作,国家卫生健康委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选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专家组赴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和撒马尔罕开展“健康快车国际光明行”活动,为当地500名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并建立中乌防盲合作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是该项目第一家也是此次活动的唯一一家医院。

“中国医生是最厉害的!”

4月11日,医疗队来到此行的第一站千年古城布哈拉。顾不上奔波和休整,医疗队立即投入到手术设备和物资准备中,为第2天的手术争分夺秒做准备。

布哈拉日照强,老百姓及时就医意识不强,这里的患者们白内障程度非常重,还多合并假性囊膜剥脱综合征、晶状体不全脱位、青光眼、浅前房、小瞳孔等因素,大大提高了医疗队的手术难度。为此,医疗队在术前、术中、术后都做了细致的考虑和周全的准备,严格保障医疗安全和质量,以确保患者得到最好的治疗。

4月12日,天刚蒙蒙亮,慕名而来的患者就已经在布哈拉医院等待了。

“我终于盼来了中国医生。我知道,中国医生是最厉害的!”一位患白内障的奶奶拉着医疗队员的手说。原来,她的孙子在中国北京学习,当孙子告诉她来自中国的医疗队要来布哈拉进行免费白内障手术后,她就开始盼望着,终于盼来了光明时刻。

“谢谢!”“辛苦了!”“中国好医生!”很多患者特意学了简单的中文,表达对中国医生的感谢和肯定。

手术的同时,医疗队队长鲍永珍教授和侯宪如医生还手把手分步骤、详细地带教青年医生。在医疗队结束布哈拉光明行时,当地医生已经可以独立完成白内障超乳手术了,“传帮带”在丝绸之路延续。

18天530例白内障手术,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疗队将先进技术带往中亚

4月17日,光明行布哈拉站完美收官。在5个手术日中,医疗队克服语言障碍、工作环境变化等困难,每日坚持高强度医疗工作和带教,共检查230余名病人,完成210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值得一提的是,手术中所有植入的人工晶体均为中国制造。

“我相信你们!”

4月21日,在“国际光明行”撒马尔罕站的撒马尔罕医院,有一对特别亮眼的姐弟让医疗队印象深刻。其中,姐姐穿着富有民族特色的漂亮裙子,弟弟穿着帅气的礼服。原来,他们的妈妈也是当年中国医疗队来此手术的患者,他们盛装出现,是要在妈妈的陪同下一起来见中国的亲人,感谢医疗队给予他们家庭光明的亲人。

“我的孩子还很小,我不希望她的人生失去色彩。”得知中国的医生要为当地免费做白内障手术,一位爸爸带着患白内障的5岁女儿从很远的小镇赶到撒马尔罕医院,找中国的医师会诊,恳切地请求帮助。“可以暂时不手术,继续观察。”主任医师侯宪如经过细致的检查和诊断,判断目前孩子白内障不严重。听了侯宪如的诊疗意见,爸爸吃了一颗定心丸,不停地说谢谢。“医生您好,请治疗。长大后,我也要像你一样当医生。非常感谢!”孩子通过爸爸手机的翻译软件,表达了对医疗队的谢意。

“我们更相信中国医生的技术和经验。”在撒马尔罕手术时,手术等待区有一对夫妇半个月前在电视上看到中国医生要来撒马尔罕义诊手术的新闻,马不停蹄赶到撒马尔罕,希望中国医生能解决他们眼睛看不清的问题。夫妇患白内障已经3年了,但一直不敢接受手术。

“我记得你,三年半前,就是你们给我做的右眼手术,现在我又来做左眼了,我还是相信你们!”手术间隙,一名老爷爷对中国医疗专家组说。

“谢谢师父们!三年半前的学习为我打下了白内障超乳手术的良好操作基础,因为你们的培训,我才能成长得这么快。”医生帖木儿也非常激动。3年多以前,“光明行”活动就到了撒马尔罕站,当时医疗队带教过一名年轻的眼科医师,现在已经可以独立开展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了,他就是帖木儿。

“带不走的光明使者”

此次“国际光明行”的重要成果之一是中乌防盲合作中心的成立。中心由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乌兹别克斯坦眼科显微外科医学实用中心共同设立,在中乌两国相互尊重、睦邻友好与互利共赢基础上,中心致力于成为两国眼科学界交流合作的桥梁,为更多患者提供更高水平的眼科服务。手术之余,医疗队将最先进的技术和理念传递给这里的医护人员,手把手培训当地眼科医生,使他们能顺利完成白内障复明手术,在中欧大地上留下“带不走的光明使者”。

“多次参加援外光明行,这次的经历最特别,任务也最繁重,好在有医院的强力支持,所有队员深受鼓舞,‘为祖国贡献力量,为医院增光添彩’是我们的座右铭。大家克服困难、团结一致、干劲十足,圆满完成了乌兹别克斯坦光明行的各项任务。”鲍永珍说。

“这是我第二次到乌兹别克斯坦参加‘国际光明行’活动,后期还随国家卫健委国际合作司的同志去吉尔吉斯斯坦考察,为下一次行程做准备。医院各级领导对我们此次外援都很重视,让我们非常感动。虽然每天的工作都非常紧张、生活条件也远远不如国内,但我认为这是光荣的。”侯宪如说。

队员们纷纷感慨,回忆这些被手术填得满满当当的日子,医疗队印象最深刻的,不是没日没夜工作的辛苦,而是术后病人们复明的笑脸。

原文刊登于2023年5月10日《人民政协报》第5版健康周刊